1. 抱坛子的少女世界名画,下面这张图真的那么恐怖?
我看了标题后,然后直接看的图片,想看看多恐怖,但是怎么看怎么都不觉得恐怖,只觉得美丽。
然后,我又看了遍文字介绍,再看图片,不明觉厉……
2. 如何评价格瑞兹的破壶这幅油画?
从17世纪末期开始,西方油画又一次发生革命,在法国境内逐渐产生了一种具有清新、纤细、明快、艳丽特征的绘画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既遵循油画传统,又吸收现代性,关注当下生活,很快引起法国贵族阶层的赏识,之后,通过法国跟欧洲其它国家频繁交流,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流行于欧洲,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
格瑞兹自画像
这种艺术风格就是“洛可可”,被称作新古典主义的前奏。格瑞兹(1725年——1805年)就是法国18世纪洛可可油画风格的重要画家,他的全名叫作“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是一名靠自学成才的画家。
《惩罚子女》
21岁时,格瑞兹用一幅《给孩子读圣经的父亲》的油画,让画坛对他刮目相看,从此,他走上了职业画家之路。他一生创作的作品大约有50多幅,算不上高产画家,但每幅作品画得都相当认真,能表现出他对艺术的那份虔诚态度。
《破壶》
《破壶》是格瑞兹创作于1785年的作品,此时的法国,经历大革命的思想启蒙后,思想变得逐渐开放,许多年轻姑娘在婚前就开始跟情人同居。在创作本意上,格瑞兹是用它来谴责法国贵族女性无视传统道德观念的。因为在法国谚语中,“破壶”特指那些失去贞洁的少女。
《宠坏的孩子》
但在这幅画创作出来后,并没有看到谴责意味。格瑞兹把这个少女塑造成了一个清纯可爱、楚楚动人的形象,宛如一个女神,跟失去贞洁似乎不搭边。
个人觉得,根本原因是画中姑娘有人物原型,格瑞兹对这个姑娘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不希望让自己的心上人是“破壶”形象,而是女神形象。
《鸽子与少女》
这位姑娘名叫“卡芙列俄”,之前跟格瑞兹合作过多次,都以模特形象出现在他的画中,如《鸽子与少女》的形象。在多次合作中,他们日久生情,俗话说:情人眼中出西施,面对情人,怎么赞美她的美丽都不为过。
3. 世界十大少女名画?
以下是我的回答,世界十大少女名画是一个主观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以下是我为您列举的十幅以少女为主题的世界著名画作,它们均出自不同时期的杰出艺术家之手:《蒙娜丽莎》:这幅作品由达芬奇创作,描绘了一位微笑神秘的少女,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披纱巾的少女》:这是委拉斯贵支的作品,描绘了一位正在披纱巾的少女,画面充满了青春和活力。《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作由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展现了一位佩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其细腻的光影处理和人物表情刻画令人叹为观止。《画家和她的女儿》:这是卡拉瓦乔的作品,描绘了一位画家和她的女儿在一起的场景,画面充满了母爱的温馨。《大宫女》:安格尔的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位具有东方风韵的后宫妃妾,其优美的姿态和神秘的神情令人难以忘怀。《泉》:同样是安格尔的作品,这幅画描绘了一位正在饮水的少女,画面充满了纯真和自然的美感。《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夫人》:温特哈尔特将贵妇人的高贵纯洁和典雅气质完美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位美丽的少妇形象。《骑马的女子》:这幅画作描绘了一位正在骑马的女子,其英姿飒爽的形象和生动的姿态令人印象深刻。《月夜》:这是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在月光下漫步的少女,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浪漫。《康达维斯小姐的画像》:雷诺阿的这幅作品展现了一位青春美丽的少女形象,其含羞带笑、纯真优雅的神态令人陶醉。这些画作代表了不同艺术风格和时期对少女形象的描绘和理解,每一幅都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4. 毕加索个人赏析?
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造型而著称。以下是几幅毕加索名画的赏析和讲解。
1.《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画是毕加索在其蓝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一个孤独、沉思的少女,身着亚维农地区的传统服饰。整幅画面都是用冷色调来描绘的,这增强了主题的忧郁感。少女的表情和姿态也透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2.《亲吻》
这幅画表现了毕加索与其情人之间的关系,两人的面孔互相靠近,似乎即将亲吻。画面中用了大片的红色和粉色,这代表了激情和欲望。同时,两人的姿态和构图也非常流畅,这展示了毕加索对人体线条的独特把握。
3.《游牧女人》
这幅画是毕加索在其野兽派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它描绘了一个游牧女人,身着传统服饰,手持一把剑。画面中用了大片的土黄色和棕色,这代表着自然和土地。游牧女人的表情和姿态也展现了她的勇气和力量,这是毕加索一贯的主题。
以上是对几幅毕加索名画的赏析和讲解,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5. 世界名画抱着南瓜的小女孩欣赏?
《抱着南瓜的小女孩》,1889年。世界名画每一幅都给人灵动的梦幻,画家传递给人们美的享受。在美好的大自然中,秋季的美,将南瓜的橙色与背景绿色和女孩裙子的柔和颜色进行了对比,但通过增加南瓜的绿色区域并让女孩的手和前臂覆盖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表面来保持对比。
6. 法国卢浮宫四大名画?
1、潘多拉魔瓶前的夏娃 ,古赞 ,法国 ,木板油画 ,1550年 150x97.5cm ,巴黎卢浮宫藏
古赞是枫丹白露画派中享有盛誉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潘朵拉魔瓶前的夏娃》有出色的想象力,把从来都以狼狈而逃的形象出现的人类祖先夏娃画成安详高雅的女神模样,可惜的是那侧卧的女人体实在不能不令人想到提香的力作《乌尔宾诺的维纳斯》。作者让·古赞(jean cousin the elder,约1490~1561 )枫丹白露派画家。
2、埃斯特雷姐妹 ,枫丹白露画派作 ,布面油画 ,约1599年,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画是法国枫丹白露画派的重要代表作品,描绘了法国贵妃两姐妹沐浴时相互戏玩的情景。右边的女人就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宠妃,左边是她的妹妹巴拉尼元帅夫人。两姐妹正在大床的帷幕之中梳妆打扮,房间深处一位衣着华丽的妇女正在大壁炉前缝纫。妹妹手捏姐姐乳房的动作暗示着贵妃姐姐已怀有国王的庶子,后于1599年难产身亡。画家对细部描绘的热衷,以及远近人物大小悬殊的夸张手法,都极好地体现了写实传统。同时,画家又巧妙地运用当时在解剖和透视上的成就,人物的手画得尤其精彩,富有变化并极具神情。人体虽无剧烈动作,却塑造得结实充分,细致动人,堪称杰作。
3、石屋门边的人体 ,玛拉莱特 ,美国 ,创作时间不详 ,布面油画 120x80cm ,私人收藏
一个少女斜靠在石门上,头脚股构成了稳定的三角形,展示了年轻的活力和健美。画面虽然简约明了,但画家通过人物的造型、室外的光线和屋内的明暗使这幅画别有风味。作者玛拉莱特(Mara Light)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B.F.A学位。从学校出来后没几年,她的画就被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画廊和各种文化机构中心所接纳。接着在比佛利山庄的佳士得、加利福尼亚州匹兹堡锡拉尼画廊等地办个展和联展,受到热烈追捧。
4、安杰丽卡和梅多罗 ,迪布勒伊 ,法国, 布面油画 ,1590年 144x200cm ,巴黎卢浮宫藏
画的情节取自16世纪最有名的史诗《疯狂的奥兰多》(又称《疯狂的罗兰》),作者是意大利诗人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Ludovico Ariosto (1474~1533),这篇史诗可以看做是中世纪著名史诗《罗兰之歌》的后序演绎。依旧是描写查理大帝(查理曼)与撒拉森人的战争故事,不过《疯狂的奥兰多》更多地讲述人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画中的人物是亚洲公主安杰丽卡爱上地位卑微的撒拉森骑士梅多罗,这激起了同样深爱安杰丽卡的奥兰多(罗兰)的疯狂。此画1951年进入卢浮宫。作者图森特.迪布勒伊(Toussaint Dubreuil,1561-1602),出生于巴黎,枫丹白露画派第二期画家。
7. 世界上有哪些美女名画?
西方绘画作品浩如烟海,题材丰富。其中女性便是西方绘画大师笔下常见的题材,不少世界名画中都有她们的身影。她们之中有神话故事中的唯美女神,有高雅端庄的贵妇,有贤淑神秘的女人,也有恬静纯真的邻家女孩,总之,都是气质非凡。
▲五感觉(The Five Senses) 奥地利 汉斯·马卡特(1840-1884) 油画五感觉,是指眼、耳、鼻、舌、身,画家画了5个美女代表了5种感觉,左起: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1893年,马卡特去世9年后,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哥伦布博览会上,马卡特的作品《五感觉》代表奥地利参展:五个完美女性裸体成为这届世博会最吸引观众的美术作品。从此之后,对马卡特作品的疯狂追捧在欧美持续了至少20年。
▲ 安格尔 《泉》《泉》是安格尔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安格尔竟酝酿了36年的时间。它通过一个抱罐倒水的裸体少女形象,表现了画家终身追求的古典美。这幅作品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它匠心独具地表现了少女的纯洁,在画面上创造出了一种恬静、思雅和抒情诗般的意境。实际上,画中少女上肢的姿态并不符合人体的动态规律。安格尔为了使少女的动态看起来更美,为她编造了这样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动作。这幅作品对于水的表现非常神奇。从水瓶中倾泻而出的泉水是宁静的画面上最具动态的因素。但经过画家的巧妙处理,飞泻的清泉非但没有打破画面的宁静感,还使之平添了一种流动的韵律。
▲莱顿 《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英国著名唯美派画家莱顿于1880年创作代表作品。Nymph中文被译为“宁芙”,即“水妖精”的意思,宁芙又被称为“美丽的水中女神”。在描绘人物时还采用了夸张的比例,有意加长的腿部,塑造出宁芙女神黄金分割的完美身材。
▲ 安格尔《大宫女》这幅作品描绘了具有东方风韵的后宫妃妾,笔法感性富有光泽,人物体态光滑柔美,神情充满神秘。
▲ 拉图尔《蓬帕杜侯爵夫人像》这位侯爵夫人本是路易十五的情妇,那一时代艺术家们的保护者。拉图尔以水粉笔触刻画出了蓬帕杜侯爵夫人的性格,高雅而傲慢,细腻又成熟。
▲ 伊凡.尼占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无名女郎》画家伊凡.尼占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1837-1887年)出生在俄国一个贫寒的市民家庭。1853年因偶然的机会来到彼得,1857年考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离开学院后,克拉姆斯柯依与同学成立“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作品现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 伊凡·尼占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月夜》《月夜》是被人称为“爱情诗”的风景油画,它继承了俄罗斯艺术的民族性与文学性,叙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画家用银灰色的调子,来渲染恬静的夏夜,没有微风,参天的菩提树显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蔷薇花散发出清香。这样的时刻,一个穿白色衣裙的美丽少女,独坐池塘边的长椅上,她面前的池塘中漂浮着睡莲和菖蒲。人物与环境处理得十分和谐,迷蒙的月光洒满林中,恍若仙境,令人向往,使人陶醉。与作者9年前完成的《五月之夜》,可称为姊妹篇。作品现藏于特列恰柯夫美术馆。
▲ 柯罗《珍珠女郎》柯罗(1796—1875年),法国杰出的风景画家。他目睹了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主义的兴起。因而在柯罗的身上染上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因素。他40岁以后,画风倾向于巴比松派自然写生的乐趣,成为一个在艺术上独具奇趣的风景画家。柯罗笔下妇女的表情,都有一个共同性,即是凝视与沉思性,缺少笑容,说明画家中是在追求某种讨好人的表面效果。模特儿按照画家指定的意大利民间服饰来进行打扮。此外,这幅肖像标志着柯罗在人物画上的风格的衡定统一性,那就是始终以和谐和完整的艺术形象,使画面产生诗一般清新、浓郁的气氛,也如他的风景画那样。作品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 维吉·勒·布兰《维吉·勒·布兰夫人和她的女儿》法国巴黎卢浮宫藏《维吉·勒·布兰夫人和她的女儿》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也是她的自我写照。上述肖像画的特点在这幅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她32岁时所作,十分潇洒优雅。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目光温柔而深情。她俯身坐着,双臂围抱着女儿的脸。女儿天真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脖子,显得无限妩媚。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构图采用了稳定匀称的三角形,色彩雅致和谐,线条优美洗练,背景不加任何陪衬,更突出了主题。
▲ 拉斐尔 《披纱巾的少女》拉斐尔(1483~1520年),意大利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从小就随父亲学画,11岁就进入画室,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披纱巾的少女》,又名《冬娜·薇拉塔》,女郎闪光的眼睛,安详而略含倩笑的脸庞华,贵衣裙的百褶纹采用浅绛和银灰的调子来表现,与肌肤的色彩相辉映。这种大胆的用亮色来转换色彩的手法,显示了拉斐尔对绘画语言的自如运用,在16世纪的西方油画中实属首创。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具审美理想的女性。在画家的心目中,这位平凡的冬娜·薇拉塔,是一种理想的女性美。如果拉斐尔真是以这一幅“披纱的夫人”上的女人为其所有最成功的圣母像作模特儿的。作品现藏于佛罗伦萨庇蒂美术馆。
▲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把政治的意义融入在绘画中,将自由与人性化为一体,引导着法兰西人民勇往直前。画中女性的美丽与不屈不失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 玛丽·卡萨 《花园中的年轻女郎》这幅作品传神地表现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纯真姿态。画面上少女的认真、专注神情,与迷人的体态,都融在了山花遍野的大自然中。
▲ 温特哈尔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夫人》在西方历代画家们的笔下,表现贵妇人与美少女似乎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这幅作品把贵妇人的高贵纯洁,典雅气质融为一体。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堪称俄国乐派的典范,其夫人古典与浪漫的诗意情怀,更能代表俄罗斯的精神。
▲ 雷诺阿《康达维斯小姐的画像》这幅作品是为一位银行家的女儿所作,画像上青春美丽的少女,含羞带笑,纯真优雅,给人以恬静与向往。
▲ 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普基廖夫(1832-1890年),俄国19世纪60年代最有声望的风俗画家。1863年他还是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时,就展出了名作《不相称的婚姻》。不相称的婚姻描绘了青春少女与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画家以特写式的构图,展开一个结婚场面:神父将结婚戒指戴到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新娘的手上,而她身旁的“新郎”则是一个可以作她祖父的白发老头。新娘低头无奈,右手无力地拿着蜡烛。画家抓住了这种病态的婚姻,揭示了卑劣的社会交易和对妇女的摧残。据说这是画家自己的亲身经历。那老新郎确有其人,同老头并排站着的新娘,则是普基寥夫的未婚妻,画家至死也没有忘记这一沉痛打击。这幅画问世时,当即遭到官方的反对,表面理由是画中人与真人大小等同,这只有在历史画中才允许。实际上是它刺痛了官僚贵族的心,击中了丑恶制度的要害。作品现藏于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 格哈德《贝蒂》画家以照相般精确的手法描绘女儿贝蒂,画面上贝蒂转过身去红、白、粉的服装衬托出脑后的发髻,背影美妙传神,且给人以淡淡的忧伤。
▲弗朗索瓦·热拉尔 《雷卡米埃夫人》 卡那瓦莱博物馆藏这是与达维德为同一题材的肖像画。达维德所画的是横卧的雷卡米埃夫人,热拉尔画的是竖幅的。热拉尔以清新的笔调和激情完成了此画,为了突出夫人细润的肌肤和洁白的衣裙,在背景上又加了一块红色布幕,夫人侧身斜倚,姿态优雅,赤着的双足,更显出无比妩媚和雅致的气质。肖像画完后,受到夫人的称赞。
▲ 戈雅《裸体的玛哈》玛哈在西班牙语中是指“姑娘”或“漂亮姑娘”的意思。戈雅所画的“玛哈”是谁,众说不一,至今仍是个迷。这幅《裸体的玛哈》,“玛哈”仰卧于榻上,头枕手臂,微微斜倚,腰肢纤细,按照当时学院派绘画审美的标准来看,她的头略大些,脚尖不合解剖结构,显然是画家有意为之。不论怎样,这幅作品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戈雅还绘制了一幅表情、姿态一模一样的《着衣的马哈》。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
▲ 戈雅《着衣的玛哈》《着衣的马哈》穿一件紧贴身子的白衣服,束一玫瑰色宽腰带,上身套一件黑色大网格金黄色短外衣,暖调子以红褐色为背景,使枕头、衣服和铺在绿色软榻上的浅绿绸子显得分外热烈;而在《裸体的马哈》上,背景减弱了。姑娘的娇柔躯体被软榻上墨绿色天鹅绒的冷调子所加强。据一位研究戈雅艺术的美术史家维尼雅沙说,这幅《裸体的玛哈》是在外光下画的,理由是身体上有灰蓝色的阴影,但另一位研究者则否认此说。着衣玛哈的姿态神情与裸体玛哈完全相同。软质丝绸紧身衣包裹着玛哈的身体,仍然显示出玛哈丰满肉体的魅力,由于含蓄而更具性感。画家充分运用色彩来渲染情感:玛哈身着的白色衣裤,腰间束一玫瑰色宽腰带,上身套一件敞开的黑色大网格金黄色的短外衣,显得高贵、纯洁而热烈。背景的红褐色呈暖色调,与铺在软塌上的浅绿色绸子形成对比,由此可见画家作画时的热情。
▲ 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不论是形体、色彩、柔和的线条,还是景色的层次上,这幅画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乔尔乔内《镜前的维纳斯》女子裸体绘画在17世纪封建专制的西班牙是极其罕见的,这幅《镜前的维纳斯》也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委拉士开兹唯一一幅女性裸体绘画:这悠闲、侧倚的动势,这丰满、健美的身姿,使我们不禁想到威尼斯画派乔尔乔纳《沉睡的维纳斯》;但是,这扭曲而不失端庄的曲线美感,这背向观众而不失生命欲望的青春涌动,这寓世俗美于理想美的表现方式是富有创作性的,也是威尼斯画派中所没有的。这幅画标明了17世纪西班牙艺术家人本精神的觉醒,也标明了17世纪西班牙人文主义精神在绘画上的独特显示。
▲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慈善》这是阿道夫·威廉·布格罗创作于1859年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美术馆。阿道夫·威廉·布格罗是法国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的最重要人物。他以神话和寓言题材的绘画吸引大批追随者。一生获得多种殊荣,成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画家。其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在人物造型处理上,为了追求高度的优美,舍弃技法创新,维护官方正统的艺术,排斥其他艺术流派,因而被现代批评家指责为保守的画家。
▲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即古代希腊神话中的阿芙罗狄德,是爱与美的女神。根据希腊神话描述,维纳斯是克洛诺斯把自己的父亲乌拉诺斯的肢体投入海中时,从海中的泡沫中诞生的。15世纪后半叶,佛罗伦萨画派、艺术大师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即表现了这个爱与美的女神诞生时的情景:少女维纳斯刚刚跃出水面,赤裸着身子踩在一只荷叶般的贝壳之上;她的身材修长而健美,体态苗条而丰满,姿态婀娜而端庄;一头蓬松浓密的散发与光滑柔润的肢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烘托出了肌肉的弹性和悦目的胴体;风神齐菲尔吹着和煦的微风,缓缓的把她送到了岸边;粉红、白色的玫瑰花在她身边飘落,果树之神波摩娜早已为她准备好了红色的新装;碧绿平静的海洋,蔚蓝辽阔的天空渲染了这美好、祥和的气氛,一个美的和创造美的生命诞生了。
▲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森林之神与仙女们》这是阿道夫·威廉·布格罗创作的一幅充满着形式美感的作品,描绘了美丽的仙女们与森林之神在跳舞、嬉戏,塑造了充满诗意的神话人物形象及相互关系被刻划得维妙维肖。在森林幽暗的背景前,女裸体被画家以唯美的形式给予完美展示,特别是近景处的那位裸体女郎,背部丰腴柔美,线条流畅,匀称和谐,堪称无可挑剔,炉火纯青。这是一幅弥漫着音乐与诗情的作品,是“回到自然”的浪漫主义杰作。
▲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仙女》布格罗集女性人体美于这一幅画中,罗丹曾这样赞美:“人体,尤其是心灵的镜子,最大的美就在于此,我们在人体中崇仰的不仅是如此美丽的外表,而是那使人体透明发亮的内在的光芒。”布格罗以古典主义的美学观念,运用古典艺术技巧,精致地描绘了理想的美人,她们非人间所有,因此人们称她们为仙女。
▲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迷失的仙女》《迷失的仙女》是布格罗的作品,还有一个名字叫《迷失的星星》。这幅画的两个名字,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希腊神话。提坦巨人阿特拉斯有七个女儿,因为受到猎人奥利安的追杀,因此被天神宙斯变成了七颗星星。在布格罗的这幅画中,着力表现的是名叫梅洛佩第七位仙女,而把六颗明亮的星星都放在了画面的远景处。这幅构图完美的裸女画所用艺术手法并不“纯粹”。画面主体是一个悬在空中的裸体女性,姿势很像是一个雕塑。1884年瓦拉佟等人成为这幅画的第一批收藏家,并印在了邮票上,变成第七颗星星的仙女名叫梅洛佩,由于曾与凡间的一名男子交欢,感到羞愧,所以发的光就比较微弱了。不过在布格罗的这幅画中,画家选中用于表现的却正是这第七位仙女,因为他把六颗明亮的星星都放在了画面的远景处,而近景里突出的正是这第七颗星。
▲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幸福的灵魂》布格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名言是:“先生!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们,人们必须寻求美和真,必须使作品达到极致。只存在一种画,就是能把毫无瑕疵的美和完善呈现到人们眼前的画,如同委罗内塞和提香的作品一样。”《幸福的灵魂》是他1895年的作品。
▲鲁本斯 《海伦娜·弗尔曼肖像》 79×54cm 现存伦敦国立美术馆这幅肖像人物油画是用漂亮和生动的色彩笔触来描绘的,线条十分流畅。和他的主题性绘画一样,举凡人体形象,都画得骨质健壮,过于肉感,皮肤细嫩,扭捏作态。这是鲁本斯笔下的妇女形象的特点,可能是他所处的上流社会环境,迎合上层贵族的审美要求,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妇女几乎都是贵妇人。在这里画家还刻画了形象的性格特征:她的眼神流露出一种乐观幸福的样子,构图严谨,色彩对比强烈;服饰显示了她的贵族身份,但不傲气;从这幅肖像上,观众可以感觉到这位画家所寄托的那种与禁欲主义完全绝缘的生活热情。